《投资者网》张静懿
近期,诺比侃人工智能科技(成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诺比侃/公司)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中金公司担任其独家保荐人。
诺比侃近年来在资本市场上备受青睐,经过四轮融资后,公司的估值已经升至21.3亿元。然而,在公司业务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令人关注的问题,包括业绩高度依赖大客户、应收账款高企、经营活动现金流常年为负等。此外,在IPO前夕公司进行了多次股权转让和股权激励,而受益者竟是“独立第三方”。
业绩依赖大客户
诺比侃科技自2015年成立以来,专注于AI技术在交通、能源和城市治理三个领域的产业化应用,并提供基于AI行业模型的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
2021年-2024年上半年,诺比侃的营收和净利润均呈增长趋势,分别为1.01亿元、2.53亿元、3.64亿元、1.86亿元和2574.3万元、6316.1万元、8856.6万元、5073.6万元。
目前,诺比侃的主要收入来源为AI+轨道交通、AI+电力和AI+城市治理业务。2021年-2024年上半年,AI+交通业务的收入和占比分别为5289.7万元(52.4%)、1.01亿元(40.0%)、1.11亿元(30.5%)和7069.4万元(38.1%);AI+能源业务的收入和占比分别为0元(0%)、9253.5万元(36.6%)、1.42亿元(39.0%)和1.15亿元(61.9%);AI+城市治理业务的收入和占比分别为4802.3万元(47.6%)、5910.5万元(23.4%)、1.11亿元(30.5%)和470万元(0%)。
然而,诺比侃的业务稳定性存在问题,尤其是在AI+城市治理业务方面。该业务在2021年至2023年的收入占比显著,但在2024年上半年却突然降至零。公司在招股书中解释,这主要是由于项目实施及交付时间与客户验收存在时间差异,且承接交付相关产品的速度受到终端客户资金分配计划和阶段的影响。
业务的不稳定性可能与客户集中度有关。诺比侃的主要收入依赖于前五大客户,这些客户主要是AI+交通业务的经销商,以及AI+能源和AI+城市治理业务的直接客户和系统集成商。
2021年-2024年上半年,公司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占比分别为85.7%、61.1%、85.9%和91.5%。特别是第一大客户对公司营收的贡献尤为显著,占比分别为23.7%、27.8%、30.5%和61%。
与此同时,诺比侃还面临应收账款高企的问题。2021年-2023年,公司贸易应收款分别为9597.6万元、1.98亿元、3.53亿元,占比为95.05%、78.26%、96.98%。到了2024年上半年,公司贸易应收款达4.94亿元,占比高达265.59%。
高企的应收款也让诺比侃现金流多年为负,2021年-2024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370万元、-8060万元、-9990万元和-4000万元。
尽管如此,诺比侃在招股书中指出,应收账款的增长与销售增加基本一致,反映了公司过往业务扩张的情况。
股权激励独立第三方
从股权结构来看,廖峪直接持有诺比侃32.8%的股份,并通过铁科创智和铁科智能间接持股,拥有约41.3%的相关投票权,为实际控制人。
在IPO前夕,诺比侃进行了多次股权转让和股权激励。2018年2月,为实施股权激励,廖峪与唐泰可、林仁辉、苏茂才及郑三忠签订股份转让协议,将公司22.5%的股权转让至这四人。其中,唐泰可、林仁辉、苏茂才各获得5%的股权,郑三忠获得7.5%的股权。
截至递表时,唐泰可、林仁辉、苏茂才分别担任诺比侃执行董事兼首席技术官、监事会主席兼研发总监、研发总监,而郑三忠为独立第三方。
2018年4月,当时的股东及李鹏与诺比侃签订增资协议,注资200万元。股权变动后,廖峪持股63.9%,张小军持股12.3%,郑三忠持股7.4%,唐泰可、林仁辉及苏茂才各持股4.9%,李鹏持股1.7%。
2019年1月,诺比侃设立员工持股平台,廖峪将公司当时注册资本的12.8%以65万元转让予铁科创智;2019年12月,廖峪及铁科创智各自与铁科智能订立一份股份转让协议,将公司共计142400元的未缴注册资本以零代价转让给铁科智能。
值得注意的是,铁科创智及铁科智能自成立以来,一直由廖峪担任普通合伙人。
铁科创智成立时,有限合伙人包括诺比侃的监事兼研发总监王威和集团外部顾问李成辉。2019年4月,外部顾问李庆丰及刘庆昌以及员工梁音成为铁科创智的有限合伙人。铁科智能成立后,李庆丰及刘庆昌决定以铁科智能有限合伙人的身份持有其在公司的股权,并不再作为铁科创智的有限合伙人。同月,梁音因离开公司而不再成为铁科创智的有限合伙人。
对于外部顾问,诺比侃均将他们称为独立第三方。因此,诺比侃通过员工持股平台给出的股权激励似乎只给到了王威一个内部员工,其他获激励者均为独立第三方。
估值约21亿元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中国“人工智能+”基础设施解决方案行业正经历稳步增长。自2018年市场规模达到0.6万亿元以来,到2023年已扩大至约1.3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7.2%。预计到2028年市场规模将达2.9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6.6%。
在这一增长趋势中,中国的“人工智能+”交通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在2023年达约2384亿元,预计到2028年将增至518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6.8%。轨道交通解决方案(包括国家铁路网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AI应用)在2023年的市场规模约为785亿元,占“人工智能+”交通解决方案市场的33%。
据悉,诺比侃是中国第二大AI+供电系统检测监测解决方案提供商,市场份额为6.9%,同时在中国AI+轨道交通检测监测解决方案提供商中排名第七,市场份额为1.3%。
因此,诺比侃也受到了资本的青睐。2019年以来,诺比侃共获得过5次融资,投资方包括博将资本、普丰资本、雅艺创投、望众投资、沛坤投资等。今年6月,诺比侃完成D+轮融资,该轮融资后估值约为21.3亿元。
此前,诺比侃计划在A股上市,并于2023年2月与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签订辅导协议,向四川监管局提交了上市辅导备案。但今年下半年,为进一步拓展公司的全球业务,诺比侃决定不再推进A股上市计划,转而寻求在香港上市。(思维财经出品)■
新浪科技公众号“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