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来自内蒙古草原,因绿而兴,向绿而行。”在7月5日举行的2024新京报贝壳财经年会上,伊利集团副总裁张轶鹏分享了伊利从2007年提出“绿色领导力”到2023年明确“双足迹”全链减碳方案,再到2024年发布《ESG价值核算报告》的一系列企业ESG成果。
张轶鹏坦言,乳业横跨一二三产业,产业链条长,利益关联复杂。作为拥有2000多家全球合作伙伴、产品日触达1亿消费者的大型乳企,践行ESG是伊利保持长远发展的必然战略。2024年5月,伊利在ESG“三报告”的基础上,发布全球食品行业首个ESG价值核算报告,显示2023年伊利在运营过程中为社会和环境创造正影响价值68.05亿元。
▲伊利集团副总裁张轶鹏亮相2024新京报贝壳财经年会。
━━━━━
率先实践ESG价值核算
2024年4月,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考量企业在《指引》各议题上的表现对经济、社会和环境带来的深远影响。
张轶鹏认为,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共识日益加深,国内外企业ESG实践的评价日趋多元化且严格,伊利洞察到ESG价值评价能够弥补传统财务指标的不足,更全面、更准确衡量企业绩效表现,因此在行业内率先实践ESG价值核算。
2024年5月22日,伊利在《可持续发展报告》《零碳未来报告》《生物多样性保护报告》基础上,发布《ESG价值核算报告》。这是全球食品行业首个ESG价值核算报告,是对企业ESG发展成果的货币化体现,也是对A股《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中财务与影响“双重重要性”原则的直观展示。
《报告》显示,2023年伊利对外捐赠额达到2.8亿元,在运营过程中为社会和环境创造正影响价值68.05亿元。同年,伊利发布行业首个《WISH2030美好宣言》,将现有“WISH”体系升级为“WISH2030”金钥匙可持续发展体系,聚焦“全面价值经营”“优质产品和服务”“零碳美好未来”领域持续发力。财务数据方面,伊利2023年营收1261.79亿元,同比增长2.44%;归母净利润为104.29亿元,同比增长10.58%。
▲伊利联合境内外投资者发布“WISH2030 美好宣言”。企业供图
━━━━━
探索“双足迹”全链减碳
环境友好是衡量企业ESG发展成果的重要维度。张轶鹏认为,伊利所处的乳品行业非常复杂,横跨一二三产业,想要实现全产业链、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中和,对整个行业来说挑战巨大。伊利为此探索了“碳足迹+水足迹”的双足迹全链减碳方案。
早在2007年,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就率先提出“绿色领导力”,并在2009年升级为伊利的“绿色产业链战略”。从2010年起,伊利按照ISO14064标准及《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开展企业内的全面碳盘查,率先在2012年实现碳达峰。
目前伊利共打造5家“零碳工厂”,推出5支“零碳产品”,参与发布13项低碳国家、团体标准,41家工厂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与88家全球战略合作伙伴打造“零碳联盟”,80%成员实现低碳转型,致力于2050年前实现全产业链碳中和。
伊利还在水足迹方面先行探索。2020年3月,伊利在联合国水事会议上提出“全球低水足迹倡议”并获批,成为首个加入联合国《水行动议程》的中国企业。
2023年,伊利获得节水型企业称号的工厂累计达到32家,年度总节水量超过177万吨。目前伊利已经完成5家工厂和3款产品的水足迹认证,51家合作伙伴已加入“全球低水足迹倡议联盟”。
▲伊利推出行业首款环保双减(减碳、减甲烷)牛奶。 企业供图
━━━━━
打造社会型企业
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伊利秉承“厚度优于速度、行业繁荣胜于个体辉煌、社会价值大于商业财富”的发展理念。
“伊利不仅要做好自身发展,还要考虑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张轶鹏说。在上游养殖环节,伊利在技术、设备、管理、养殖方案等方面,为合作牧场提供了适合国情的奶牛养殖方案,带动农牧民增收。
2014年至今,伊利在全国范围内发放奶款约2474.96亿元,通过技术服务帮助合作牧场的奶牛日单产增幅突破13.5公斤,平均每年为合作牧场降低养殖成本4.1亿元,帮助合作牧场增收达151.5亿元,带动全国560万养殖户和农牧增收。
作为全球乳业五强,伊利发挥自身健康食品企业优势,通过开展“伊利方舟”“伊利营养2030”“伊利童梦同宇”等青少年公益项目,截至目前已覆盖全国26个省份,有100万青少年从中受益。此外,伊利还成立了“伊心向阳”志愿者服务队,驰援暴雨、地震等受灾地区与群众。
伊利在ESG领域的成绩也得到了社会认可。最近,伊利再次入选“中国ESG上市公司先锋100”榜单,ESG表现处于五星级水平。张轶鹏认为,这些认可将继续推动伊利深化ESG实践,打造社会型企业,为利益相关方创造更大价值。
文/郭铁 编辑 李严 校对 赵琳
值班编辑 古丽
星标“新京报”
及时接收最新最热的推文
点击“在看”,分享热点
如果可以,请点点底部广告给小编加鸡腿↓↓↓